在综合了各种概念的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九个要素的参考模型。这些要素包括: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即公司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价值主张确认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
消费者目标群体(Target Customer Segments):即公司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这些群体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公司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MarketSegmentation)。
分销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s):即公司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这里阐述了公司如何开拓市场。它涉及到公司的市场和分销策略。
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s):即公司同其消费者群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我们所说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与此相关。
价值配置(ValueConfigurations):即资源和活动的配置。
核心能力(CoreCapabilities):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价值链(Value chain):为了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的,支持性活动。
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即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货币描述。
收入模型(Revenue Model):即公司通过各种收入流(Revenue Flow)来创造财富的途径。
裂变模式(Business Name Consumer):也即BNC模式,商家消费者和以个人名字为域名的商城互动。
默默、知投资本谢艳 认可
谈到收入之后,我们需要知道这个收入从哪里来,显然是从客户中来的,通过分析公司的前5大客户,如果这5大客户的销售额占了公司销售额的绝大部分,这我们就要小心了,这个客户的集中度比较高,有待于结合其他数据进行观察;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公司的客户属于小众,通过分析客户,我们可以分析公司的总客户数量,有效客户数量以及可服务客户数量,这些数字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及空间,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其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投资人是逐利的,每一个投资人都期望投到独角兽,做梦都想投资到像阿里巴巴这样伟大的企业,因此投资人看企业一定是期望这个企业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爆发性增长的机会。如果我们通过客户分析,发现其未来市场不是一片蓝海,而只是一个小池塘,那显然是不具备投资价值的。
↑收起
在50年代,新的商业模式是由麦当劳(McDonald’s)和丰田汽车(Toyota)创造的;60年代的创新者则是沃尔玛(Wal-Mart)和混合式超市(Hypermarkets,指超市和仓储式销售合二为一的超级商场);到了70年代,新的商业模式则出现在FedEx快递和Toys R US玩具商店的经营里;80年代是Blockbuster,Home Depot,*tel和Dell;90年代则是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es),Netflix,eBay,Amazon和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大多数的商业模式都要依赖于技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商业模式也有了多样化趋势,互联网上的创业者们发明了许多全新的商业模式,
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能给公司带来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公司必须不断地重新思考它的商业设计。随着(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一个工业转移到另一个工业,公司必须不断改变它们的商业模式。一个公司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它的商业设计是否符合了消费者的优先需求。
我们对商业模式比较正式的说法:是对一个组织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对其主要活动的提纲挈领的概括。它定义了公司的客户、产品和服务。它还提供了有关公司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商业模式与(公司)战略一起,主导了公司的主要决策。商业模式还描述了公司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
浏览 125601 | 提问 214